简婷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在"双碳"目标下,零碳园区作为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正从政策蓝图加速迈向落地实践。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地方试点项目不断涌现。本文将系统梳理零碳园区的建设背景、标准与案例,为园区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1、“零碳园区”的建设背景
2020年9月22日,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3,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70%以上。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工业、能源、建筑等重点领域亟需加速减排。园区作为产业聚集地,成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抓手。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2、如何建设“零碳园区”
2.1 政策支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要推进零碳园区的申报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了解建设零碳园区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任务。建设零碳园区需要满足以下4方面基本条件:一是建设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视情可拓展至近年来新建设的省级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二是建设范围可以是园区整体,也可以是有明确四至边界的“园中园”;三是园区应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四是园区应在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节选自—《项目谋划|零碳园区建设正当时:政策脉络、实施标准与地方探索》
2.2 市场需求与行业痛点企业降本与能效提升需求:工商业领域的用电成本在持续走高,像电价上调、需量电费带来的压力等情况,促使企业借助微电网来实现 “削峰填谷” 和 “峰谷套利”,降低基础电费。新能源消纳与供电可靠性挑战:新能源(如光伏、风电)间歇性问题导致利用率低,微电网通过储能配置与智能调度(如预测算法)提升消纳比例。多元化收益模式驱动:微电网通过参与虚拟电厂、碳交易等新兴市场获取收益。政策红利释放,如绿电交易、碳积分试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2.3 降低长期成本,提升经济竞争力
能源成本下降:依赖可再生能源(如园区自建光伏屋顶)可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规避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
碳资产收益:通过减排产生的 “碳信用” 可在碳市场交易,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3、安科瑞解决方案:从 “监测” 到 “优化” 的全链条赋能
安科瑞基于 “设备层 - 平台层 - 应用层” 的三层架构,构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能源流、碳流的全流程可视化与智能化管理。
(1)综合能碳管理系统,让 “碳账” 清晰可管
通过覆盖园区主要用能企业的监测网络,实时采集电、水、气等能耗数据,结合碳排放核算模型(符合 ISO14064-1 标准),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系统支持 “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间接排放)” 全覆盖,可追踪柴油燃烧、外购电力等关键排放源,为碳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2)微电网智慧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园区分布式能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安科瑞微电网管理系统实现 “源网荷储充” 协同控制:
光伏优先自用,余电储存在储能系统,避免弃光;
峰谷时段智能充放电,低谷充电、高峰放电,降低电费成本;
防逆流保护功能确保新能源发电不反送电网,规避考核风险。
(3)虚拟电厂聚合,激活分布式资源价值
通过聚合园区内光伏、储能、柔性负荷(如空调、照明),构建虚拟电厂系统,参与电力市场调峰、需求响应等服务。例如,在电网负荷高峰时,系统可自动调节空调温度、降低非必要负荷,获取调峰收益;同时,通过绿电交易平台对接,实现绿电消纳与价值变现。
(4)智能硬件支撑,筑牢零碳基础
从电能质量监测装置(APView500)、防逆流保护装置(AM5SE-IS),到微电网协调控制器(ACCU-100)、直流电表(DJSF1352-RN),安科瑞提供全系列硬件产品,确保数据采集精准、控制响应及时。其中,光储直柔系统通过直流配电减少转换损耗,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5)碳排放管理,专业机构符合性认证
4、从方案规划到实际落地,安科瑞以技术赋能园区零碳转型
若您的园区正受困于能源管理模式粗放、碳排放核算缺乏有效方法、新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难题,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取为您量身定制的专属解决方案。零碳转型并非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时代发展下必须完成的使命。安科瑞愿凭借专业技术为支撑,与各园区深度合作,携手描绘绿色低碳发展的全新蓝图。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79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网 Sitemap.xml 总访问量:246550 管理登陆
电瓶车充电桩禁止非法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