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阳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虚拟电厂是什么?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202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理解它:
无实体却有“电厂"效能:它没有传统火电厂、水电站那样的实体厂房与发电设备,核心是一套数字化的协调管理系统。打个形象的比方,它就像能源领域的网约车平台,把分散在各处的分布式能源(如户用光伏、小型风电)、储能设备、电动汽车,甚至商场空调、工业可控负荷等这些“零散资源"整合起来,对外等效成一个可控的“虚拟电源"。
核心能力是聚合与调控:其关键技术涵盖协调控制、信息通信等,通过系统实时监测各类聚合资源的运行状态。当电网出现用电高峰时,它能协调储能设备放电、适当降低部分可控负荷的功耗,帮电网“削峰";用电低谷时,又可组织分布式电源发电并储存多余电能,实现“填谷",以此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可参与市场交易并创造价值:虚拟电厂不只是电网的“调节助手",还是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它可凭借自身的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从中获取收益。比如山西、广东等地的虚拟电厂项目,就通过聚合大量分散资源参与现货交易或需求响应,既为用户降低用电成本,也为自身创造了经济效益。
虚拟电厂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
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已步入从政策试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政策扶持与技术革新为其筑牢发展根基,但商业模式、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短板仍待补齐;而从前景来看,伴随市场机制完善与应用场景拓展,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力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发展现状
政策引导力度持续加大:2025年我国出台了多项关键政策推动虚拟电厂发展,不仅印发了虚拟电厂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其定义、功能及运行管理规则,国务院办公厅还在11月发布意见,将虚拟电厂纳入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的重点创新应用场景。中央与地方政策形成合力,为行业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
技术与项目落地多点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与虚拟电厂产业融合,推动相关产品朝着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项目层面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5年下半年以来,扬州、内江、柳州等多地推进虚拟电厂项目,如柳州虚拟电厂试点示范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5.6亿元。同时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民营企业凭借灵活运营模式,在拓展节能业务、积累客户资源方面展现出高积极性。
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增长:虚拟电厂的市场价值逐步释放,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2亿元。其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比如在电力供需失衡时,可快速调度分散资源,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当前仍存诸多发展瓶颈
商业模式单一:当前虚拟电厂收益主要依赖需求响应补贴、调峰补偿和电力现货市场价差套利,参与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还处于试点阶段,收益渠道有限。
标准规范滞后:国内仅出台2项虚拟电厂国家标准,还有相关国家标准仍在起草中,行业标准缺失。部分地区缺乏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导致项目建设、接网等管理流程不清晰。
安全运行有隐患:聚合资源涉及主体多,调节能力波动大,情况下调节稳定性难达要求。同时还面临数据泄露、攻击、恶意设备接入等安全风险。
2.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随着电力系统对灵活调节能力的需求激增,以及政策推动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虚拟电厂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未来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资源的持续增长,也将为虚拟电厂提供充足的调节资源,进一步支撑市场规模扩张。
商业模式向多元化升级:在政策引导下,电力市场机制将不断完善,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准入规则会更清晰,权责利划分更明确。其盈利模式将突破当前单一补贴模式,一方面可深度参与现货、辅助服务等多类电力市场交易;另一方面还能激活综合能源服务潜能,为终端用户提供节能咨询、定制化供电等多元化增值服务,打开收益新空间。
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虚拟电厂将不再局限于电力调峰填谷,还会向绿电直供、车网互动、跨境能源协调等更多场景延伸。例如,通过协调电动汽车集群与电网互动,在用电高峰放电、低谷充电;或助力绿电资源精准匹配工业用户需求,推动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同时,其在天气等突发状况下的电力应急保障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产业生态趋于成熟完善:后续随着标准体系的逐步健全,平台建设、入网检测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将补齐,虚拟电厂建设运行将更具规范性。此外,技术层面的持续创新将解决安全运行难题,如强化数据加密、异常监测等技术手段,降低安全风险。各类市场主体将进一步协同合作,形成电网企业、技术服务商、用户等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推动虚拟电厂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助力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的培育与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现状

解决措施

虚拟电厂价值体现

虚拟电厂建设路径
虚拟电厂平台体系
1.服务对象多元:涵盖能源局、能监办等政府监管部门,营销等电网运营管理部门,虚拟电厂运营商、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通过责任区配置实现多服务对象的功能差异化
2.交易品种丰富:支持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等多类交易品种,提供对应量价辅助申报策略,丰富市场主体获利渠道
3.聚合资源与优化调控:通过聚合分布式发电、储能及柔性负荷等资源。基于多时间尺度优化算法,实现从日前市场出清到实时功率控制的精准调度,并通过多资源协同与风险控制,提升响应可靠性与整体收益。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以电力系统监控数据为基础,可分系统、多维度展示微网运行状态,优化能源消纳效率,提高微电网系统经济、安全能源管理与智慧运维水平。

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与优化调控

虚拟电厂-聚合资源
虚拟电厂是 “聚合一切可调度的资源",如分布式发电(光伏、风电、柴发等)、储能、充电桩、空调、照明、微电网等,整合成一个高效、智能、可靠的“虚拟能源互联网"。通过聚合,将这些资源的劣势相互弥补,优势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多样性和互补性,提升资源配置的高效利用。

虚拟电厂平台方案
虚拟电厂总体架构

聚合资源监控
1.多源异构数据接入:接入不同类型、不同协议、不同厂商的资源数据;
2.大数据分布式采集:汇聚区域内储能电站、负荷终端、屋顶光伏、绿色数据中心、园区办公、 V2G等资源,集成能源网络各类信息和数据;
3.基于驾驶舱的全景监视:将分散的数据实时汇聚到统一平台,形成全局资源状态视图;
4.逐层聚合:实现分层分区资源接入,支持多级监视。

聚合建模与分析
1.响应能力评估:根据发电容量、年发电量、调节容量、响应时间、爬坡率、偏差率、持续时间等指标,评估虚拟电厂响应能力,为响应目标分解提供依据;
2.响应目标分解:围绕电网需求、资源特性、时间维度、执行层级,将响应目标转化为可执行、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任务,并下发至终端用户;
3.响应结果分析:量化调控前负荷基线、实际响应曲线及调控后的偏差率、考核金额等,给出评估指标评分及评价,为调控收益结算提供参考;
4.多维数据预测:基于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构建高精度预测模型,自动学习适应不同条件下新能源发电/负荷的变化趋势,辅助中长期/日前/日内发电计划制定。
核心功能


设备选型
除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外,还具备现场传感器、智能网关等设备,组成了完整的“云-边-端"能源数字化体系,具体包括高低压配电综合保护和监测产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电能质量治理、照明控制、充电桩、电气消防类解决方案等,可以为虚拟电厂企业级的能源管理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




安科瑞系统解决方案还包含电力运维云平台、能源综合计费管理平台、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充电桩运营管理云平台、智慧消防云平台、电力监控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电能质量治理系统、电气消防系统、隔离电源绝缘监测系统等系统解决方案,覆盖企业微电网各个环节,打造准确感知、边缘智能、智慧运行的企业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上一篇:没有了
邮箱:2885080326@qq.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育绿路253号
扫一扫 微信咨询
©2025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05031232号-79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网 Sitemap.xml 总访问量:277524 管理登陆
电瓶车充电桩禁止非法改装